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5-04-27
中国共产党云南工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关键时期,2025年4月17日,云南工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升格党委后的第一次全体党员大会,完成第一届党委班子成员选举工作。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孙敏敏出席,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师生党员参会。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原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朱燕在工作报告中系统回顾了过去五年学院在党的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服务师生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深入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报告明确,未来工作中,学院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建与业务的融合机制,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方位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会议审议通过上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党费收缴和管理情况报告、《党员大会选举办法(草案)》。并选举曹菲、耿菁、李晓阳、孙艳聃、许杰、朱燕、赵树政7名同志为经济与管理学院新一届党委委员。 孙敏敏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学院基层党委成立的重要意义,对新党委提出殷切期望: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夯实党建基础。积极探索创新,打造具有学
2023-06-22
张文欢 | 夺冠省专升本考试只是实现梦想的一小步
张文欢,一个来自楚雄的女孩,是云南工商学院2019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去年的专升本考试中,她以393.5分的成绩,位列经济管理类全省第一。现就读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工商学院优秀学子 张文欢 生活照一年前的这几天,她还在因为专升本报名开始、因为紧张的备考计划而压力倍增。如今,她已经以全新的本科身份,再次开启了新的大学生活。回忆起专升本这段经历,她说“专升本是我人生重要的一块跳板”。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她的升本故事吧!刚读专科的时候,我很羡慕那些本科的同学。我曾经跟老师谈过我的苦恼,老师就鼓励我说,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只要自己目标没变,能坚定目标往前走,哪怕会走一些弯路,也一定能达成目标的。云南工商学院优秀学子 张文欢 图书馆学习照这些话对我的影响很大,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的生活中。我开始接受生活给予的,在享受它的同时,寻求更大的突破。慢慢地我发现,学校的学习氛围真的很好,只要你想往上走,就一定能看到很多同行的人,更能看到无数为我们不遗余力铺路搭桥的人。而在这大学生活中,专升本就是我改变命运的机会。当决定参加这“人生的第二次高考”的时候,整个人反倒是放松下来,变得纯粹起来
2025-08-29
云南工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走访用人单位 助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为精准对接行业需求,科学评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力与素质,云南工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25年8月组织专业负责人及相关教师,深入走访了云南高山药业有限公司、云南晟笠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就业情况专项调研。聚焦能力与素质,精准调研促提升 此次调研,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孙艳聃、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深入用人单位一线,与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及毕业生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调研聚焦毕业生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及任职表现,通过实地走访、线上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系统收集用人单位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反馈意见。 在云南高山药业有限公司,调研团队了解到,该公司对毕业生曾亚欣的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展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公司总经理指出,除了专业技能外,社交能力、营销思维、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文案写作能力也是企业重点关注的方面。同时,公司建议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更多前沿知识,特别是财务报表分析、市场洞察力等方面的培养。 在云南晟笠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调研团队与公司管理层及毕业生潘益新进行了深
殷琦丰:6000万!90后毕业生把“土著鱼”做成大生意,打造国家级养殖示范区
在云南的青山绿水间,一位“90后”毕业生完成了从电商学子到“土著鱼守护者”的身份转变,用青春和智慧书写着别样的创业故事。2021年,从云南工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殷琦丰,选择回到家乡宜良县,从父亲手中接过土著鱼养殖的接力棒。这个选择,让他从课堂走向乡野。四年前,他或许未曾想过,自己的职业轨迹会与177种云南高原土著鱼的命运紧密相连。如今,他负责的公司已成为云南省规模最大的鱇浪白鱼繁育基地和唯一的鱇浪鱼原种场,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0万元。殷琦丰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现任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人从忐忑到坚定:在挑战中扎根成长刚回到家族企业时,殷琦丰面临着认知与现实的碰撞。“大学时,我擅长网站搭建、流量运营;回家后,最先做的却是半夜蹲在繁殖池边,举着手电看抗浪鱼‘跳舞’。”他坦言,“在农业领域,无常才是常态。”那些看似突发的状况——水温的微妙变化、鱼苗的异常反应,都需要现场快速决策,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让他一度感到无所适从。最令他难忘的是在繁殖季的夜晚,由于水体含氧量骤降,辛苦孵化多日的鱼苗在几小时内全部死亡。“那一刻真的无比心酸,多日的努力前功尽弃。”这
同样是寒假 | 为什么他们月入1W+
料峭寒冬,时节如流。在寒假“摇”回家的热潮中,云工商学子们过着不一样的假期,他们未毕业已就业,在学校校企合作单位——云南绿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花蕙兰种植基地和嵩明昊霖苗木种植有限公司高山杜鹃盆花新品种示范基地里,他们3人一组搭建成熟直播团队,底薪+提成在公司的薪酬体系中达到月入过万标准。基地的花海里,他们在聚光灯下、在镜头前,游刃有余的直播,熟练的介绍产品,高效的回答粉丝问题,一笔笔订单寄出,逐渐空旷的花棚是对他们的认可,也是对他们继续努力、勇攀下一个高峰的激励,更是他们奋战到春节前夕再回家的动力。现在的同学们找工作难度递增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是想找一份好工作,大学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最佳时期,学校的努力+学子的努力才能实现共同成就。云南工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领导一行到基地考察在大花蕙兰种植基地和高山杜鹃盆花新品种示范基地工作的有云工商的新生也有老生。开学时,他们是云工商的学生,是数字产业电商直播孵化基地的成员,是数字经济产业协会社团的成员;放假时,他们是大花蕙兰种植基地和高山杜鹃盆花新品种示范基地的特殊员工。基地、社团的老师时常会到工作的地方看望他们,和他们一起复盘工作